隨著我國鋼鐵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1996年我國鋼產量突破一億噸,鋼材產量一路飆升;同時,鋼鐵企業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使鋼鐵產品的品種和材質有了明顯改善,以寶鋼為先導的現代化鋼鐵企業的產品技術指標不斷提高。這為鋼結構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如今,鋼結構已廣泛用于國民經濟基本建設的各個領域,鋼結構行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一批科研、設計制造、施工、監理等骨干企業。
鋼結構無論從世界范圍來講還是從中國來講,都應該是建筑的發展方向。因為鋼結構具有很多鋼筋混凝土結構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已被公認為綠色環保型產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它具有自重輕、施工周期短、抗震、強扭性能好等特點,可應用于大跨高聳、重載,大跨度橋梁、展覽館、體育中心等。近兩三年來,住宅鋼結構的發展已成為業內的熱點話題,萊鋼、馬鋼熱軋H型鋼生產線的引進,給住宅鋼結構的發展帶來了光明的前景。
近幾年來的鋼結構金獎工程是我們的品牌建筑,這體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對于未來的路,盡管現在國內建筑有些仍然是外國公司中標,但這離不開中國設計師的協助。中國建筑設計師們已經有越來越多出類拔萃的作品,這讓我們有理由對未來充滿信心。鋼結構曾在上海城市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上海世博園區建筑中鋼結構總量達到了15萬噸,包括德國館、加拿大館、沙特阿拉伯館、阿聯酋館在內的一大批優秀建筑中,鋼結構都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些造型各異的場館,也為美輪美奐的世博園區增添了許多亮點。
與磚混等建筑結構相比,鋼結構建筑具有自重輕、易改造、可回收、抗震性能優越、安裝容易、施工期短等突出優點。2009年中國鋼產量接近6億噸,這一數字為中國鋼結構建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中國的住宅建設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占整個城市住宅結構體系90%以上,今后鋼結構住宅將成為中國住宅的發展趨勢,且增長空間巨大。雖然鋼結構作為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只有短短二三十年,但已經擁有了眾多優秀的建筑作品。據透露,鋼結構產業的下一步發展重點將是民居。